盲盒商品作为一种具有趣味性、不确定性的商品形态,给我们生活中带来了许多乐趣,随着自媒体运营的发展,许多主播都在做一些盲盒测试。
不知有没有朋友和小编一样,喜欢看很多UP主开盲盒,然后看是血亏还是血赚。随着盲盒的种类变多,从最早的一些快递盲盒,玩具盲盒等,逐步发展为了“万物皆可盲盒”。
其实盲盒也并非近几年出现的新鲜事物,早在几十年前其实盲盒就已存在,只不过并非以现在的“完全盲盒”形式存在,小编小时候有些食品生产企业会将一些玩具卡片、塑料玩具等附着在干脆面、膨化食品等包装内,而玩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使得部分中小学生为了获得一些稀有的玩具,而大量购买食品,造成了食品和资产的浪费。
由于盲盒本身具有一定的赌博性质,但又不能与常规意义上的赌博完全画等号,使得盲盒一直处于一个法律边缘地带,对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而近期,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中对盲盒进行了许多经营的规定,极大程度确保了市场经营的规范。
该征求意见稿中指出,盲盒经营者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商业道德和公序良俗,履行经营者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倡导并主动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代表了盲盒的销售目的,只是为了一些趣味性,而不应使用盲盒形态做违反法律、违反商业道德和违反良俗的事情。通过盲盒来逃避法律监管,将滞销品强制给到消费者等行为都是破坏良好商业道德发展的行为。
盲盒经营活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一般在日常生活、文艺娱乐等领域内开展。以盲盒形式销售或者提供依法需要取得许可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取得许可后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禁止销售、流通的商品或者禁止提供的服务,不得以盲盒形式进行销售或者提供。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商品都会实行生产许可或备案制度,例如化妆品(包括洗发水沐浴乳等),日用化工品,消毒用品(例如杀菌免洗洗手液),玩具等,这些产品也必须获得许可后才可以制成盲盒,不可以借盲盒的形式,将“三无产品”推给消费者。对于一些明确被禁止规定销售的,例如一些濒危活体动物,危险化学物品等,均不可以借盲盒的方式来进行销售。
通过互联网、实体店、自助销售设备等形式从事盲盒经营活动的,应当在醒目位置公示营业执照。
另外,盲盒本身只是为了在销售中提升一些趣味性,而不是用于赌博的,因此盲盒的定价也有讲究,例如用了100块钱抽到价值一万元的商品,就存在一定的赌博性。因此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盲盒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实施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盲盒形式销售的,同一套系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成本差距不应过大。盲盒商品价格不应与同质同类非盲盒销售商品价格差距过大。
而盲盒本身不仅以实物销售方式存在,在互联网上抽游戏道具等也具有一定的盲盒特定,盲盒经营者应将商品名称、商品种类、商品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商品投放数量、隐藏款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保证消费者在购买前知晓。盲盒经营者不得通过后台操纵改变抽取结果、随意调整抽取概率等方式变相诱导消费。不得以折现、回购、换购等方式拒绝或者故意拖延发放盲盒。不得设置空盒。
对于一些电器类、特殊的玩具类等涉及到CCC认证的(俗称3C)应当获得认证并标注CCC认证标志。药品、医疗器械、特殊化妆品、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体动物、无着快件、食品等在使用条件、存储运输、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等方面有严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简而言之:食品、化妆品不可以作为盲盒销售。而药品、医疗器械等这些特殊的商品,建议大家是到有资质的药房中购买,或在医生指导下在正规医院开具,不要随意购买。
【本文部分内容源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经删减和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