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暴雨洪涝灾害。河北省、北京市等地的暴雨灾害给当地人民带来的损失非常巨大,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汛期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市监食协发〔2023〕77号)》,为加强自然灾害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通知中提到五个重点:
一、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二、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三、督促落实包保责任;
四、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
五、强化组织保障和应急值守。
那么,作为一般消费者,在汛期要如何做好食品安全防护呢?
首先,霉变的食物一定不能吃。由于汛期刚过,整体环境十分潮湿,许多食物或许包装没破,但可能内部已经发生霉变。哪怕把发霉的食物多烧几次或把表面的毛霉洗干净再吃,但实际霉变的食物中仍含有霉菌毒素,有些毒素在高温下也不会分解,因此霉变的食物即使洗干净或者高温烹煮,食用后还是会有较大风险。
其次,不能饮用不洁的水。汛期刚过,河道水混杂着很多的淤泥,不能直接饮用,一定要将水烧开,多过滤,确保水尽可能干净。但是严重污染的水资源,一定不能饮用。另外,严重污染的水中富集非常多的污染物、重金属以及细菌、寄生虫等,这样的水也不能用来沐浴、洗衣等。
最后,小编希望受灾人民的生活早日恢复正常,积极面对生活。
【本文部分内容源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删减和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