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消费行业的发展,商品重“颜值”轻“品质”的过度包装现象不时存在。为严厉遏制这种过度包装现象,引导绿色包装的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 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以标准为抓手,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减轻消费者负担,并将于2023年9月起正式实施。
面对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新要求新标准
企业应该注意什么?
新标准适用范围有哪些?
如何识别商品是否存在过度包装?
小编都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
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不适用于赠品或非卖品
二、什么是过度包装?包装层数过多、包装空隙率过大、包装成本过高,就叫过度包装
三、包装层数要求:粮食及其加工品、月饼及粽子不应超过3层,其他商品不应超过4层
四、包装成本要求: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销售价格在 100元以上的月饼和粽子不超过15%),月饼和粽子的包装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
五、包装空隙率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包装空隙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食品和化妆品包装空隙率 单件a净含量(Q) mL或g 空隙率b % ≤1 ≤85 1<Q≤5 ≤70 5<Q≤15 ≤60 15<Q≤30 ≤50 30<Q≤50 ≤40 >50 ≤30 注:本表不适用于销售包装层数仅为一层的商品。 a需混合使用的化妆品,单件是指混合后的产品。 b综合商品的包装空隙率应以单件净含量最大的产品所对应的空隙率为准。 包装空隙率计算方式: 六、混装要求: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产品混装。
那么消费者在日常选购商品的时候,如何简单判断其是否“过度包装”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魏宏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消费者可以通过“一看、二问、三算”来简单判断。
“一看”,就是要看商品的外包装是否为豪华包装,包装材料是否属于昂贵的材质;
“二问”,就是在不拆开包装的情况下,问清包装层数,判断粮食及其加工品、月饼及粽子是否超过了三层,其他类食品及化妆品包装是否超过了四层;
“三算”,就是要测量或估算外包装的体积,并与允许的最大外包装体积进行对比,看是否超标。
以上三方面,只要一个不过关,就可以初步判定为不符合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