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更新的公告”,小编收到了很多朋友的提问,发现很多朋友分不清食品用菌种和食用菌的区别,甚至有朋友误以为食用菌是食品用菌种的简称,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科普一下。
食品用菌种主要指的是可在食品中使用的细菌,包括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乳酪杆菌属,链球菌属等等微生物,也包括传统工艺中一直使用的真菌,例如食品加工用酵母(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的富硒酵母除外),娄地青霉、白地霉等传统霉菌。
而食用菌指的是大型真菌,这类真菌在生物学上也称之为蕈类。这类食用菌的名称中,多数带有“菇”、“耳”、“芝”字,例如香菇、双孢蘑菇、猴头菇、鸡腿菇(又称毛头鬼伞)、海鲜菇(又称斑玉蕈)、冬菇(又称金针菇)等等,也包括生活中常见的黑木耳、毛木耳、银耳、刺芹侧耳(又称杏鲍菇)等等,还有云芝、灵芝、紫芝等等。
由于大型真菌的生长、形态与植物较为类似,在一些行业中,会将大型真菌类的产品采用和植物类产品采用相同的监管方式。
例如国家标准GB/T31326中,就将食用菌饮料列为植物饮料的一种,还有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也会有一些大型真菌,例如松口蘑(松茸),中华夏块菌(中华松露),冬虫夏草等等。
但是这并不代表大型真菌与植物是相同的,只是两者在监管上采用了一些有交集的方式。